中國的猶太人

        不同的學者認為猶太人到達中國的最早年代,有周代及以前,漢代,唐代及宋代等。他們來到中國後散居在中國其他地方,如西安、洛陽、開封、廣州、杭州、寧波、北京、泉州、揚州、銀川等。根據重要的證據顯示猶太人在唐代(主後618-907)經絲綢之路巳來到中國: (1) 英國考古學家在新疆黨黨烏伊里克發現一希伯來文書,內容是關於買賣羊群的,為8世紀的商業函件;(2) 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敦煌千佛洞發現一份用希伯來文寫成的禱文,據鑒定亦為8世紀遺物。

河南省開封的猶太人

        古代時也有猶太人存在,但是目前為止有最全面記錄可查並且影響最大的就只有開封猶太人(古代中國猶太人的三大聚居地之一)。史學家認為,至少在12 世紀中國北宋時期至到十九世紀,有大批從商的猶太人移民到中國開封,成為有規模的猶太社團。該社團的留下的遺跡是最為全面和充分的,所以人們一般選擇以開封猶太社團作為一個典型。

        根據推測,開封猶太人可能來自中亞的波斯,或者來自印度。據聞,早年的中國皇帝便按希伯來文的讀音,給他們中文姓氏,如高(等於哥轄)、李(等於利未)、趙、艾、張、石和金等七個家族姓氏。後來,開封猶太人建了一家猶太會堂。元朝的時候,猶太人還會說一些絲路的語言,跟中亞和其他外國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到明朝期間,開封的猶太人口約五千。他們生活富裕,精通生意之道,重視教育。在移居開封的幾百年來,他們一直嚴格遵守猶太的宗教和習俗,守安息日、守禁食、守割禮、禁食豬肉、每日三次到會堂禱告。
經過大約七百年,到了二十世紀,開封的猶太人開封猶太人的社區變小了,只剩下大約五十個家庭,共二百五十人。現今只有極少的猶太人住在開封,這個猶太社群消失的有以下的原因: 中國一直平等對待猶太人,猶太人可按自己的文化習俗生活。他們在中國有很好的社會地位,有些更在帝皇時代接受中國社會的教育,參與科舉考試,成了文官和武官。在早期,猶太商人多是單身的,因工作關係,他們長期與本地人通婚,所以他們的後裔和漢族人沒有多大的分別。 隨後明朝皇帝防止外族入侵,執行對外閉關,所以中國的猶太社群便與國外的猶太人失去了聯絡。由於缺乏拉比教導猶太教和希伯來語,開封的猶太人未能理解經文和猶太教的禮儀,猶太人的文化習俗亦漸漸失傳。

援助中國猶太人協會

        當開封失去政治和經濟的地位時,加上黃河經常泛濫,部份的猶太人遷到外地。到十九世紀,隨著最後一任猶太教祭司的卸任,上海的猶太社群得悉開封猶太人快將完全失去猶太文化傳統的危機時,曾意圖重整開封的猶太社群,但至終沒有任何落實的方案。開封的猶太人唯有變賣他們家中和會堂內的猶太器具和經卷典籍,他們甚至把會堂的地契賣給聖公會。從此,這個擁有七百年歷史的猶太社群便從中國消失了。雖然如此,仍有一些猶太家庭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驕傲。

Photo by Tony 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