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猶太人的古代籍載

天津南開大學的楊志玖教授,寫過一篇短文《陋室文存》〈以色列、猶太、希伯來的由來〉, 談及猶太人在中國的歷史。
 
  「... 猶太人很早就來到我國, 據阿拉伯人阿布。賽爾德說, 唐末黃巢起義軍佔領廣州後, 在廣州被殺的穆斯林、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約十二萬人。 這個數字無疑是誇大的。但可以說明, 廣州有不少的猶太人。 南宋時期, 金朝統治下的開封已有猶太人建立的會堂, 元代中西交通大開, 猶太人來的更多。 元朝國都大都及杭州等地都有不少猶太人,而且很富有。 他們被稱為朮忽、主鶻或主吾, 這是波斯文猶太人的稱謂的譯音, 也是見於中文的記載的最早的稱呼。 明朝開封的猶太人更多, 他們重修了猶太教的寺院,稱為 『清真寺』,稱其教為『一賜樂業』,這是最早的也是更準確的對『以色列』一詞的譯音。當時開封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二百多戶人。此外, 寧波、揚州、寧夏等地也有猶太人。 到清朝後期, 又有從海外、泉州來的猶太移民, 他們多半經營工商業, 對上海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辭海》的「挑筋教」條 : 「亦名一賜樂業教, 又稱青回回教。自稱其祖師為阿無羅漢, 係阿耽 (即Adam) 十九代孫; 實即猶太人摩西所創之猶太教也。 至世俗相傳, 則謂猶太王子雅各, 與天神角力, 傷筋而死, 後人悼之,每食牛羊肉輒挑去其筋不食,因有挑筋教之名。」
  
今河南開封城中挑筋教胡同內,有明清人所建立之碑記, 文內大意 : 「謂其教尊崇皇天, 注重禮拜,不諂鬼神, 不塑偶像; 自漢時傳入中國後, 宋孝宗時建清真寺於汴梁, 庋藏經卷; 元明兩朝, 均經重修云云未有挑筋之說。 」
  
《中國印度見聞錄》的續篇, 作者是阿拉伯人阿布.賽義德 Abu Zaid, 大概成書於公元851年. 就是所謂黃巢在廣州殺了很多穆斯林、猶太教徒商人之事。

《元史》也有關於猶太人的記載中。 《元史》卷三十三〈文宗紀〉: 「 (天曆二年三月) 詔僧、道、也里可溫、朮忽、答失蠻為商者, 仍舊制納稅。 」

《元史》卷四十〈順帝紀〉: 「 (至元六年) 十一月甲寅,監察御史世圖爾言: 禁答失蠻、回回、主吾人等叔怕為婚姻. 」

《元典章》之中, 如〈刑十九16〉〈新戶35〉等, 都收錄了一些與猶太人有關的法律、行政指令等,元朝時猶太人的漢譯是朮忽、主吾、竹忽等等,皆是波斯語對猶太人的稱呼 Zuhud。